第216章 颠沛流离(1/2)
作品:《大汉河》年好过,日子却不好过!
从大年三十忙活到正月初五,在张子山两口子的眼里这年就算过完了……
只不过这个春节比较特殊,因为子山娘也住在这里一起过年,所以左晓晴丝毫不敢怠慢,在张子山忙着联系房子买家的同时,自己又一次厚着脸皮向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伸出了借钱的手……
有了左晓晴这借了三天才借来的600块钱,子山娘卖布老虎挣来的钱,左晓晴一分也没敢接,三番五次地推搡了回去……
净捡着子山娘的口味左晓晴简单地采办了一些年货,至于两个孩子过年穿的新衣服,这个春节,左晓晴没有买……
破五这天传来了好消息,正好有一个外地户想在故城定居,经过李书林在中间作保,张子山这处宅子以一万五千元的价格成交……
双方草签了一纸合同,对方强烈要求张子山夫妇在白纸上写下了永不反悔的誓言,李书林在担保人处也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看着手里捧着的这一张纸,张子山左晓晴两个人互相瞅了一眼,彼此笑了笑,此时眼神的交流无声胜有声……
说来也巧,出了正月的第一天上午,要账的老九老李和老谢像是商量好了的一样,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张子山家里……
张子山往桌子上拍下了这一万五千块钱,说:“你们三个人看着分吧,这就是你们眼前这个房子卖的钱,全在这里了,我一分也没留!我知道还不够,以后你们要是再找我要钱,就直接去地里吧,这里现在已经不是我家了……”
……
就这样,张子山成了故城村自建村以来第一个卖掉自家房子的人,也是改革开放后故城村第一个卖掉宅基地的人,更是故城村有史以来,第一个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人……
铺着鹅卵石的小院儿,几缕阳光透着梧桐树婆娑起舞的叶子透到了地上,有几朵红色的月季花已经蔫儿了……
门口的大水缸四周已经长满了青苔,缸里的金鱼钻到了最底下,半天也不游动一下。
白色的砂砖房还是显得那么得圣洁高尚,沐浴在这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
屋里北墙上那幅人工画就的水墨山水图多少显得有些褪色了,但是画里的老翁仍然戴着斗笠悠然自得地坐在船头垂钓……
张子山和左晓晴一人手上牵着一个孩子,在院子里最后一眼看看这个曾经的家,眼睛里并没有什么多余的难以割舍了……
两个孩子更是天真地活泼乱跳着,觉得眼前的事情特别有意思,因为妈妈说,要搬新家了!
子山娘已经搬到了老二张子海家里面住了,这是老人与孩子们之间的约定,不能总摁着一只羊的身上薅羊毛啊……
至于此时张子山家里面的变故,子山娘张子山和左晓晴瞒得一无所知……
胡同里“老虎”的拖拉机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
后面的车斗里也没装着什么东西,不过是一张床和几个凳子还有一些衣服被子,连带着最简单不过的锅碗瓢勺,甚至连屋里的沙发也没有带走……
本来嘛,经过上次工人们的“洗礼”之后,这个所谓的家里也再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了,这拖拉机上最贵重的东西恐怕就是这306只兔子了……
张子山踩着凳子摘下了那两个王维托人买回来的灯泡儿,这一家四口就出了院子……
刚坐到拖拉机上头,房子的“新主人”也到了……
左晓晴把家里的所有钥匙给了新主人之后,拖拉机“嘣嘣嘣嘣”地就开出了胡同儿,胡同里弥漫满了浓浓的黑烟……
两个孩子都在不停地回头看,张子山一把将孩子搂进了怀里,把扭着头的左晓晴的脖子也用手给用力地转了过来……
拖拉机直接开到了村北张子山分得的地里,这块地张子山几乎都没有亲自种过,都是家里的人帮着在打理,显得多少有些荒芜……
本来这片地有两亩多,由于老三张子江在自己的地里开起了奶牛场,全家人吃住都住在奶牛场里,根本没有院子,所以张子山把自己这块地最东面的一大块儿地匀给了三儿,现在张子山自己的地也就勉强两亩左右了……
“老虎”还要去村子里上班,送走“老虎”之后,张子山和左晓晴就开始用眼睛丈量起脚下的这片空荡荡的土地,连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也没有……
张子山的二弟和三弟都对大哥卖宅基地的事情心有怨言,劝说过好几次张子山就是不听,也都不敢告诉自己的娘……
尤其是老二张子海不止一次地劝说过大哥,说大哥的两个儿子虽然现在还小,但是早晚会长大,这宅基地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卖的,可是早已陷入无路可退境地的张子山哪里会听得进去……
张子山看着在一边玩耍的两个儿子,想起了老二和老三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但是眼前的景象还是将自己拉回了现实……
“现在怎么办?”左晓晴问着。
张子山说:“好办!我们去捡一些废砖回来,咱俩自己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汉河 最新章节第216章 颠沛流离,网址:https://www.xsdd.net/128/128498/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