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6/8)
作品:《我在西藏这些年》回忆出点什么,奈何脑中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我打了自己两耳光,可效果还是不明显。
吃过早饭后,我在两位记者的指导下,开始了脚本的写作。纪录片和电视电影不同,它需要写实,场景、语言尽量要符合当时的事实。我仔细回忆当时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在记者的笔下,再进行简单的加工。下午的时候,脚本终于成形。接下里就是选演员,我和所长还有尼玛是必不可少的,两位歹徒则是在镇政府里挑的。由于我们是非专业的,这下可把两位记者急坏了。
首先第一个就是台词,然后就是表情。台词本来是被设计好的,但到了所长和我的嘴里,就变味了。我才发现其实我和所长一样,是属于典型的痴呆症候群,一看到镜头就慌神了,嘴巴完全不是自己的。
一遍、两遍、三遍……接下来是背台词,然后是第二十遍、二十一遍……我明显看到了记者脸上的无奈。摄像的那个人更糟糕,眼神流露出来的不仅仅是无奈。我也能理解,当NG已成习惯,肩上的摄像机自然地就会变重,这肯定不是“无奈”二字所能形容的。
最后,卓玛不得不找来大纸板,放在摄像机后面。但效果同样不理想。
“你不要照着上面读啊!”
“我不照着上面读,那要这个纸板干吗?”
“我的意思是你要放松,不要让人看出来你是在读文章。你可以加一些临场的东西,比如语气,还有动作、面部表情,可以随着当时的情况进行调节。高兴的时候你神情可以放松一点,紧张的时候,你得严肃一点,懂吗?”
记者的话我当然懂,可理解归理解,但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自始至终,我只有一个表情最自然,那就是紧张。偶尔笑着露了牙齿,用卓玛的话说“比哭难看”。
拍摄从下午到晚上,紧赶慢赶,进度才有三分之一,这可把我和所长愁死了,我真后悔我当初那个馊主意,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嘛!
晚上吃了饭,我很想找个机会,单独向卓玛问清楚。昨天晚上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的衣服到底是谁脱的?但卓玛就是没有给我机会,她说要修改脚本。我就只好一个人走出了派出所,在街上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找梁成问个清楚。
我来到小学,梁成却不在。当我正要离去时,却听见二楼有声音。我漫步来到二楼,在一间宿舍前停住了。这是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集体宿舍,由于是周末,寝室显得很空。寝室有四副铁架床,分上下两层,铁架床明显有些年头了,上面的螺丝都不全。听梁成说这里好多东西都是那曲的部队捐助的,其中包括铁床、书桌,还有被子等。
宿舍内的声音是小西发出来的,他正在做饭,其实不能称其为做饭,因为我既没看到大米,也没看到蔬菜,就看到一个大瓷碗,里面是青稞面,而旁边放着一壶酥油茶,显然小西正在做糌粑。不知为什么,我看到他的背影感觉一阵阵难受。一个才十来岁的孩子,就得独立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那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想想自己,我实在比他幸运。虽然我也做过孤儿,但我起码有人照顾,有热饭吃,有人关心。也许,人得学会知足。
“小西。”
“大哥哥。”‘
小西看到是我,站起了身。他还是穿着那件灰布衣服,脏而小。可能没想到我会来,他脸上更多的是惊讶。
我走到他身边,拿起瓷碗,然后问道:“你天天就吃这个吗?”
“不啊,有时候梁老师会给我送东西吃。还有格桑姐姐、查亚姐姐,她们经常请我过去吃饭。但我还是习惯自己做,我不愿去麻烦他们。”
听了小西的话,我一阵难受。虽然这小子有时候有些调皮,但实际上还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弯下身,摸了摸他的头,说道:“你想你的阿妈和阿爸吗?”
“想啊。活佛说他们去了天堂,以后还会回来看我的。所以,我要好好地活着,等着他们来看我。”
“是吗?”
我苦笑了一下。我不知道这个谎言什么时候会被拆穿,但我希望永远也别被拆穿。
“大哥哥,你吃吗?”
不知什么时候,小西已经做好了糌粑。他递给了我一块,我摇了摇头。
“你吃吧,大哥哥吃了。”
小西没再坚持。他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糌粑,然后配合着酥油茶,还有一块干奶酪,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我看了一眼寝室的四周,然后坐在了小西的床上。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床很硬,我摸了摸小西的床,他的床只有两床棉絮,冬天是肯定不扛冷的。于是我把自己的大衣脱了下来,放在了小西的床上。这些都被小西看在眼里,他拿起了我的衣服。
“大哥哥,你还是自己穿吧,我不需要。”
“哥哥给你的,你就收着。冬天冷,以后需要什么,给哥哥说就行了。”
“哦。”
小西没再坚持,而是咬着嘴唇。他使我想起了老家的妹妹,她也差不多这么大,有时候也调皮,但有时候却又很听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西藏这些年 最新章节正文,网址:https://www.xsdd.net/215/21593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