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故人(4/5)
作品:《夜行歌(上)》谢曲衡谦虚道。
“此举大快人心,口耳相传皆是赞誉,在下佩服之极。”
“谬赞了。”冷眼旁观,只觉眼前之人神秘莫测,观其容貌气度绝非庸常,形态又不似江湖客,倒像养尊处优的世家公子,不由得探问,“玉公子是哪里人?家中做何营生?”
“在下是西京人氏,家中以商道经营,些许生意不值一提。”对方含笑而答,仪态风流,“对侠士英风素来是心向往之,谢兄如不嫌弃,交个朋友可好?”
“进了谢家即是朋友,玉公子何必客气。”
“三弟带玉公子四处逛逛,赏赏江南风光。”见他要推托,谢曲衡咳了一声,“这也是爹的意思。”
爹的意思?
究竟是玉公子来历甚深,还是不满他整日陪着迦夜?想来是两者兼而有之。
迦夜的去意日盛一日,若非南郡王世子的情形尚需留意一段时间,她早已远离扬州,何用父亲这般设计。
两三天的相处,疑窦越来越深。
玉隋行止用度皆是平平,来江南的马车却是四匹日行千里的骏骑;穿的是随处可见的青衫,仪态气度却胜王孙公子,谦和温雅,言辞进退有度,不欲人知的滴水不漏;待下宽厚,亲随却极是恭谨,对答之间敬若神明。
西京哪有玉姓世家有这等人物,连大哥都不知晓。
此刻坐在茶楼品茗闲谈,泛泛的话题天南海北,应答相当巧妙,又颇具见解,印象又深了一层。这般出色的人物,若是友则是无上之喜,若是敌……
正思索间,喧闹的街头,一个不容错辨的纤影引住了他的目光。
隔得极远,迦夜持着一把团扇细看,又挑选着摊子上的其他纹样,仿佛犹豫不定,指尖碰了碰摊上悬的各色银铃,抬起的皓腕明净如玉。
三天未见,思念已是难以遏制。他随口向对面的人告了罪,顾不得失礼狂奔而出。
“我觉得这柄桃花扇不错。”
听见熟悉的声音,女孩往后仰了下,头顶上一张俊颜正对着她微笑,心情忽然好起来,接过他递来的扇子,细纱扇面上绘着满屏灿烂灼人的娇红,有一种俗世的热闹。
“你日常的衣服多是素净,配这把就好。”他热情地推荐。
“这把不好?”她执的另一柄绘着貂蝉,别有一番月下美人的风情。
他瞥了一眼,凑近她耳畔,“没有你美。”
不知是因耳边的热气,还是赞美的太过裸露,她的腮立时有点绯红。
他笑了笑,示意摊主取下一串银铃,“喜欢这个吗?”
“我只看看。”她执着扇晃了晃,果然与她今天所穿的浅碧相衬。
“上次是佩足上的,这一种是手链。”她忍下了不惯由他系上。正说着,街面忽然跑来一只雪白长毛的小狗,东嗅西嗅极是可爱,脖子上赫然也系着一串银铃,一路轻响十分招摇。
迦夜看了看小狗,又瞪着手上的银铃,再看看他。
他忍不住笑出声,替她解了下来放回摊子上。迦夜咬了咬唇,尴尬又不便发作,转身就要走,被他一把拉住。
“这几日有点忙,我明日陪你坐画舫去瘦西湖游玩可好?”
她没做声地点了点头,径自去了。
望着浅碧的丝裙没入人群,线条优美的唇不自觉地上扬。
不远处的人群中,来自西京的玉公子凝视着没入人群的背影,陷入了深思。
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十里瘦西湖,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沿途画舫行过,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谢云书从旁指点传说掌故,评叙六朝人物风流,如数家珍。迦夜听得兴致盎然,两人在舫内猜枚耍闹,下棋观景,俱是快意无边。至二十四桥边已是暮色四合,湖内的行船渐渐聚拢来,皆在二十四桥畔的吹箫亭下暂歇。
迦夜有些诧异,“他们在等什么?”
“稍后你就知道。”谢云书揽着她从画舫里出来,立在船头若有所待。
吹箫亭临近水边桥畔,小巧而趣致。
月明如霜,清光笼罩了一天一地,波荡月影,画舫轻摇。静等一炷香的时辰,十余名乐女鱼贯行出,梳双鬟望仙髻,着淡红榴花裙,长袂如云似雾,步履缥缈似仙,一时万籁俱静,只闻水声轻响。
须臾,箫声起。
箫声清扬,哀而不怨,悲而不泣,洗脱了缠绵,只余疏朗。和着天上月华如洗,画舫灯影如梦,水面波光粼粼,仿如银河坠地,清辉满目,天地唯此曲入耳。技巧未见得特别出色,但衬着此景此情,无复能有过者。
乐声结束良久,迦夜才回过神,轻倚着身畔的人吁了一口气。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传言着实不虚。”
“每逢晴夜月圆即有此奏,你若喜欢,下次再来看。”他含笑回答,因她的喜爱而愉悦。
乐声既停,桥下的行船各自缓缓散去,不可避免地行经二十四桥边的红楼花坊,明媚娇俏的花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行歌(上) 最新章节第19章 :故人,网址:https://www.xsdd.net/258/25845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