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在一起后的真相(1)(2/5)
作品:《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有人求一个相守的男人而不得,有人可以挑来拣去不如意非要蹉跎等待……爱情世界比财富世界,还要不公平的多。相比起来,婚姻反而是大大的公平多了。
初入社会的小姑娘们,时常感叹,为什么某某老总、某某经理的妻子竟然是那样一副尊容?为什么某些成功人士背后站着的却是如此学历、如此品味的女人?
她们怎会想到,这就是时光的魔力。因为有一个甘愿平凡并给予他们温暖安定生活的女人,十年后,他们才成了如今的模样。而现在,太多的女人并不愿意赌上自己的青春,更别说当男人的垫脚石,成为他的养料。
这是婚姻与爱情截然不同的成功定律。对爱情期望过高的人,往往很难走进婚姻。而婚姻里的成功者,一定必须要很坦然地向世俗投降。
所以,为什么那些没有物质要求的姑娘,那么难找到意中人,甚至比要求房产财产不动产的姑娘还要难?因为她们觉得自己高尚得无所求,因为无法摒弃自己的爱情理想,因为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成为那个躲在男人背后见不得光的女人。
“我都不求你有房、有车、有存款了,你怎么还可以这样没气质、没文化、没内涵、没谈吐以及没情趣呢?”这是她们内心的潜台词。因为不稀罕有钱、有势、有学历,所以可以轻蔑地说对方浑身散发暴发户的气质,所以才认为应该匹配更有品位、更有水准的男人。
这世界上兼备内涵、谈吐、情趣的男人本来就为数不多,因为在男人的世界里,从来不是以文化内涵情趣取胜。男人一定会偶尔羡慕那些会玩情趣、会搭讪美女的同类,但是他们内心里却会认定“财富和权势”才是终极魅力所在。
一把枪加一个委任状换一车银子,甭管谁比谁更无赖,甭管谁比谁没有文化,只看生死输赢,那才是男人的世界观。他们的逻辑是:“请问,女人,你是选赢的那一个?还是选帅的那一个?或者,你是选有钱的那一个,还是选会哄你的那一个?”
“我想选很帅,而且最后赢了的那一个!”
“我想选有钱,又很会哄我的那一个。”
……
做出这样回答的人,通常都容易爱上别人的丈夫。她们都是无法甘心求仁得仁的女人,却又瞧不起那些已求仁得仁的女人。
她们哪里知道,当你爱的那个人,变成丈夫,他就只有心思演好一个角色,不是情人,不是知心哥哥,只是“丈夫”。
不然,亦舒怎会感叹:“好好一个男人,怎忍心逼成‘丈夫’?”
不要以善之名行凶
在生命有限的时光里,宁愿心随我动的放肆,也不愿随时像一个垂死者一样向旁人乞求帮助,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敬意与尊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迷恋跳伞的富翁因事故造成脖子以下瘫痪,于是高薪聘请一位全职陪护。在诸多应聘者当中,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位毫无经验并且刚从监狱释放的混混。身边人都不理解,他给出的回答是:“他总是忘记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对待,没有歧视。”
这样两个背景迥异的人,主仆之分,却出人意料地相处融洽。午夜他病发,他推他出门,在街头同享一根烟。一起打赌,演戏骗警察为超速的他们带路。躲着所有人去山里跳伞,领略从高空俯视大地美景的征服感。他帮他打破瘫痪的自卑,成功抱得美人归。
这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被搬上荧幕,成为当年法国票房冠军。这样一个老套的故事,被拍得有趣、真实、自然、动人。我想,假使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本国,情况或许就是这样:衣不解带的服侍、牺牲自我、容忍病人的一切坏毛病和坏脾气。我们字典里的感动,常常就是这样被定义的,变成一种超越人性、超脱世俗的大无畏。
然而在这部电影里,生与死都不再是拿来当噱头的泪点。在生命有限的时光里,宁愿心随我动的放肆,也不愿随时像一个垂死者一样向旁人乞求帮助,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敬意与尊重。与感动无关,虽然无时无刻令观看的人感受到温情。
在电影后半段,富翁不想再让他陪着一个病人度过余生,于是他换了另一名看护。那位始终小心翼翼、稍有问题就以“他有病”来与旁人解释的专业看护,令他的心一日日苍老,越发怀念那个陪他玩、陪他疯,甚至拿瘫子这件事开玩笑的朋友。
在这个故事里,人性的光辉闪耀,并不在于他们之间谁为谁做出了更大的牺牲,仅仅只是在于:你给我所想要的安静与尊严,我给你所愿的认可与提携。他们的学识、身份、地位迥异,却在这一点上有着空前契合的态度:不要用你以为的善意,去让对方感激。
每个成年人都有一个无法被陌生人轻易触及的世界,不管是健康的人,抑或者身患重症的人。他们只有在遇到同类的那一刻,才会释放出一种夹杂着欣喜的善意。这种善意,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善,而是相信并且看重彼此的能量、真诚地表达自己,以及不把自认为的善强加给对方。
不要以善之名行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最新章节第8章 在一起后的真相(1),网址:https://www.xsdd.net/308/3089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