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天元收徒(1/2)

作品:《玉骨冰仙

自单玉冰成功引气入体后,便开始规律的修炼生活了。因受父亲的影响,单玉冰对于舞剑很感兴趣,每日里不摆弄下爹爹送予自己的木剑,便总觉得缺了点什么,金池真君见女儿真心喜欢练剑,便将自己练气筑基时使用的幽水剑送予了女儿,高兴的单玉冰一蹦三尺高,娇声叫着爹爹最好,最喜欢爹爹的话,喜得金池真君笑眯了眼,那几日对着谁都和气异常,弄得大家暗地里揣测金池真君是得到了什么宝贝。

自此之后,单玉冰每日卯时(凌晨五点到七点)便起床,未曾动用灵力,沿着明秀峰上下跑动一圈后,梳洗一番,用了早膳,辰时(早上七点到九点)准时学着爹爹给石头哥布置的任务一般,对着院子里的梨花树挥动幽水剑,每天必要挥动五百下方停止,巳时(九点到十一点)开始打坐修炼修炼,待到午时(十一点到十二点)用了午膳后便去藏书楼看出,了解乾极大陆的灵植分布,药效,长相名称,以及灵兽名称长相等等一切的事务,其中单玉冰最喜欢的还是看修士写的游历心得,往往能增长不少的见识。待到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继续回屋打坐修炼,酉时(晚上五点到七点)用了晚膳后便缠着爹爹给他讲曾经的经历或者有趣的事,把乾极大陆各门各派,各家修士的经历当做故事听,到戌时(晚上七点到九点)便开始跟着法诀修炼神识,也是在此时,单玉冰才知道,自己修炼的神识法诀名唤星海凝神,是以吸收星辰之力来巩固壮大自己的神识,每每打坐吸收星辰之力一做便是一晚,到第二天星辰散去,凌晨初始时,在循环着前一天的修炼轨迹。

就这么规律的修炼着,日月星辰变化,单玉冰已经十四岁了,修为也随着自己的刻苦努力达到了练气六层,进入了练气中期。因着单玉冰的刻苦,加上辰元真君的炼丹师身份,外人纷纷以为以单玉冰五灵根(当初测灵根时震玄掌门为保护单玉冰,对外宣称是五灵根,除了当日在场的人及单玉冰的父母,外人皆不知单玉冰真实的灵根情况)的情况,能在短短四年内修至练气六层,定是辰元真君以丹药喂养出来的,而知情的震玄掌门同样以为是爱女心切的辰元真君私下给了单玉冰不少的丹药,每每在私下里暗示辰元真君适可而止,不可揠苗助长,毁了单玉冰的根基。

只有辰元真君与金池真君知道真相,二人将单玉冰的刻苦看在眼中,欣慰女儿如此懂事的同时也心疼女儿,故而不曾将一切说开,默认了私下补贴女儿丹药的事实,不过也无人敢说什么,家中长辈补贴晚辈是很正常的事情,外人又能置喙些什么,最多私底下酸两句而已,平日里该做什么还得做,日子在继续,修行也得继续,不是吗?

而这一日,也是天元门十年一次的收徒大典,从凡间和依附天元的小村长,修真家族的后代都在这一日汇聚在天元门的通天峰—泰然大殿。当然,下山去挑选这些弟子的筑基修士,会用测灵石先筛选一遍,将没有灵根或者五灵根,即伪灵根的孩子剔除掉,将年龄不在6—12岁的弟子也剔除掉后,运用门派派发的飞舟,将这些孩子先带回天元山山门脚下,之后让这些孩子徒步上山,走那问心路,问心路上设置了阵法,能放大这些孩子的内心,内心软弱,或者心术不正的孩子,或者其他门派千方百计混进来的孩子,心志不坚的部分便会再被剔除掉,送回原处,之后的他们才能被送进泰然殿,当着掌门和高层的面再测一次灵根,以便看看是否有元婴修士愿意破例收之为徒,若是没有,便尽数送到外门历练,待二十年一次的门派大比或者筑基后有一次的拜师机会,进入内门或者成为金丹真人,元婴修士的徒弟。

天元门这个庞然大物,座下弟子甚多,自然不再只重灵根一个方面,更看重的是弟子的心性已经品行,尽管你是先天单一的灵根,资质出众,若是品行,心性不坚,也只有被送回的结果。

这会儿,震玄掌门和众多长老真人齐聚泰然大殿,通过水镜观察着问心路上的众多孩子,单玉冰沾了父母的光,站在金池真君的身后,也默默地看着,整个大殿除了她一个小姑娘,倒也还有顾遥,慕容复等人站在师尊的身后,只是就单玉冰修为最低,故而也未曾发声,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坐在对面下手最末的是将将养好伤的千雪峰灵溪真君,默默看了眼单玉冰后,便转开了脸,单玉冰缩缩脖子,整个人躲在了金池真君身后,倒是惹得辰元真君狠狠瞪了几眼灵溪真君,转头安抚的看看女儿,表示有自己在,不要怕,单玉冰对着母亲甜甜的一笑,笑的辰元真君心都化了。殿中不乏眼尖之人,看着几人间的眉眼官司,倒也未曾说些什么,只是暗暗转头,看着水镜。

待那些孩子到达泰然殿已是天色将黑之时,一群孩子高低不同,全都脸黑手脏的站在殿中,因着殿中坐镇的修士,有几个胆小的已经吓得两腿战战,几乎站立不住。

“尔等莫要害怕,上前来,双手放在测灵石上,看你们各自的造化了。”震玄掌门慈眉善目的对着殿下的孩子们说道,示意身后顾遥将测灵石摆好,指引那群孩子依次上前来测试灵根。

那群孩子中有两个孩子吸引了单玉冰的目光,其中一个孩子看着不过六七岁的样子,身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玉骨冰仙 最新章节第十七章 天元收徒,网址:https://www.xsdd.net/340/34076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