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迎接丰收
作品:《复仇路难》张正尧讲完话,顺着大圩顶,给大王庄被点穴位的几个人一一解开,他解一个说一句“对不起”,到吴景利的时候,顺手拉起他说:“老弟,出于无奈,我也是为两岸群众着想,还请兄弟原谅。”
吴景利有些惭愧,因为自己在本庄无人敢对他无礼,他感觉丢面子,张正尧拉着他的手,从身上取下匣子枪,送到吴景利手里说:“兄弟,这把枪送给你,希望你以后用它多杀鬼子。”他诚恳地说着。
吴景利知道张老大的厉害后,心存担心,因为自己伤了他的徒弟,而且又放枪,肯定会遭惩罚。现在不但没对他下手,还把他视为珍宝的匣子枪送给自己,世上真有这么心胸开阔之人?他不敢相信,但事实摆在眼前,他受宠若惊,不能自制,扑通跪在正尧脚下说:“小弟有眼无珠,不识尊颜,以后只要老大有什么吩咐,小弟定当效犬马之劳。”正尧见状,慌忙拉起他手说:“兄弟说的哪里话,以后我们两庄团结一致,为群众们分忧,这才是我们今后的首要任务。”
张正尧走到吴景胜身边耳语了一阵,他又飞过大堤和兄弟几个商量一会,接着大声的宣布:“乡亲们,我现在尊重的告诉大家,我们两庄组织一支抗日队伍,明天现场开宣誓大会,欢迎大家踊跃参加,今天就到这里,大家回去吧。”张正尧的一席话,彻底让两岸群众信服,历史留下的水患问题,在张正尧的正确调解下,彻底化解了矛盾,在以后的工作中,疏通渠道,保证了两岸人民群众的利益。
经过报名,两庄领导人认真研究决定,大王庄由吴景利任小队长,组成了二十五的抗日队伍,周静任参谋。
龙南村,嵇青山任小队长,孙献策为参谋,也组织二十五一支队伍,张正尧任大队长,何桂柱、吴景胜任副大队长,刘军任通讯员,就这样一支五十多人的抗日队伍,在张正尧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下,顺利成立了。
在宣誓大会上,张老大严肃的讲了话:“兄弟们,在两庄领导人的支持下,我们这支抗日队伍成立了,我们的队伍是为两庄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财产安全而成立的,我们要苦练杀敌本领,吃苦在前,现在形势特别严峻,日本鬼子正在大面积的侵略我国领土,我们要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早日把他们赶出中国,还我们一片和平的家园。”
吴景胜和何桂柱也讲了话,他们要求队员尽快熟悉枪支的使用,平时苦练杀敌本领,爱护两庄财产,不要聚众斗殴,有力气留着一致对抗日寇。一定要遵守队伍里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如果违反纪律,严惩不贷。望队员们认真执行。所有队员举手宣誓,服从领导,齐心协力,消灭来犯之敌。场上欢声雷动,几千群众议论着,说笑着,欢乐的情绪弥漫在整个广场上,仿佛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
小刘军负伤后,按照小梅的要求,一直住在她家,张医生紧挨着小梅家,把他身体检查一遍,并无大碍,小梅天天守在他身边,精心照看,两人有说笑,一刻不愿分开。刘军对小梅百依百顺,小梅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她把家里能补养身子的好东西,都拿出来给小刘军用上,刘军嘴甜,伯父、伯母的叫个不停。
芳莲妯娌三个,抱着迎春,不时来此探望,还会带些刘军喜欢吃的东西过来,看到小梅对小刘军特别关心,并执意要让刘军在她家里养伤,三人心里有数,也为此高兴。
小刘军伤好后,陈玉兰和小梅让刘军不要回去,就住在她家,小刘军当然愿意,但正尧不让,叫他迅速回家,他怕小梅一家把刘军宠坏,而且刘军早晚都要跟他习武,这是铁规矩,不能轻易改变。
刘军心里不愿和小梅分开,但师父严厉的目光,加上自己学武未成,所以乖乖的回去了。但是一有空闲,就溜到小梅家里去,而且吃饭多数都在小梅家,二人简直是形影不离。
何桂柱夫妻二人和张正尧心里都有数,两个小孩这是要私定终身了,特别小梅母亲很想把小刘军留在家里,她想让刘军做上门女婿,但怕刘军不同意,所以想把他先留在家里,让大家都能接受既定的事实。
秋收来临了,龙南村和大王庄,在张正尧的正确领导下,两庄积极排水抗涝,所以迎来了历古以来的第一个丰收年,两庄人民喜上眉梢,日夜抢收。
本章已完成! 复仇路难 最新章节第六十八章 迎接丰收,网址:https://www.xsdd.net/346/3461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