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还未开始 就已结束(1/2)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国运》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无广告!>
毕竟在众人心目中,三眼铳是最最先进的火器。>
不管是和前朝作战,还是同郭子兴或陈友谅交战,这三眼铳都发挥了奇效。>
可以说三眼铳在他们看来,是经历过战火的考验的。>
现在朱高煦弄出来一个什么大明铳,虽说名字起的不错,但效果怎么样这些人都不怎么看好。>
这不仅仅是众多大臣们的心思,就连胡惟庸之所以有那么大的信心,也是这个原因。>
毕竟他也不是和平时期的宰相,再怎么说他也是跟着老朱从红巾军那边杀出来的。>
胡惟庸自以为知道三眼铳的威力,对上朱高煦是丝毫不虚。>
而朱高煦大概也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今天他就是拿着小刀儿奔着这一众大臣的腚来的,必须拉一刀给他们开开眼。>
这么想着,朱高煦直接对着老朱说道:“此处离那靶子不过二十步,距离太近,丝毫看不出大明铳的威力,所以孙儿请皇爷爷下旨,将那大明铳移到两百步!”>
先不说老朱听到这话怎么说,但是那些大臣听到朱高煦此话,心中都是一惊。>
他怎么敢!>
其实也不怨这些大臣不相信,换成谁如果没见过后世发达的科技谁也不会想到。>
毕竟在他们的印象里,三眼铳就是最好的火器。>
而三眼铳说是射击距离为三十步,但有效射击距离也就二十步左右。>
超过三十步,那里面的弹珠不知道就飘哪去了。>
到了七八十步,更是威力全无。>
如果敌人穿上重甲,那效果还会打折扣。>
而朱高煦上来就是将距离提高到两百步,这一下子就是三眼铳的十倍距离。>
而且这还不是这么计算的。>
火器这玩意儿,加一步都非常困难,距离越是远,便越困难。>
其中不仅要保证威力,也要保证其精准度。>
这困难可想而知!>
一些大臣此时甚至觉得,如果真让朱高煦的大明铳打中二百步的靶子,并且威力还不错的话,那剩下的项目也不用再比了。>
此时胡惟庸的双手紧握,不知不觉间手心已经冒出了汗水。>
不得不说,近几年都没有发生能让身为相国的他如此紧张的事情了。>
而朱元璋面对朱高煦的这个请求,自然没有不准予的理由,当即挥了挥手,身后的李公公立即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随后开始吩咐人挪动靶子。>
这一下,可哭了要打三眼铳的那名老兵了。>
此时他是开枪也不是,不开枪也不是。>
开枪吧,他也知道不可能打中靶子,不开枪吧,这么多大臣还有皇上都看着呢,他这么傻呵呵的站着属实说不过去。>
可朱高煦可不去管他这些。>
见人把靶子放好,朱高煦二话不说,举枪就射。>
随后也不停下,继续装着弹药,一连射了三枪,这才将时间用完。>
而这个时候,在场的所有人已经没有功夫去理会那名老兵了。>
全部寂静无声的盯着朱高煦打的靶子。>
一些心急的武将更是催促赶紧报靶,那样子恨不得亲自下场跑过去看看。>
而那名报靶的小太监也是顶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一众大臣和老朱的注视下以及催促声中,快速的跑向朱高煦的的靶子。>
跑到离靶子还有四五步的时候,那名太监便开始高喊:“三枪中靶,三枪穿靶。”>
说话间,那太监便跑到了靶子旁,随后举起靶子,又向众人跑来。>
一边跑着一边高喊道:“三枪中靶,三枪穿靶。”>
一开始众人还听的不大清楚。>
一些大臣还在心存侥幸。>
而随着那名太监越来越近,声音也越发清楚。>
终于,太监的声音已经清晰到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清了。>
而此时的胡惟庸身形一晃,差点倒在地上。>
好在身旁有大臣照看着,一把将胡惟庸扶住,这才没让胡惟庸出丑。>
而此时所有人已经没有功夫去理会胡惟庸了。>
所有人此时满脑子的不可思议。>
要知道,这靶子的背面可是专门用制作皮甲的皮具包起来了。>
而既然这大明铳能击穿这靶子,说明击穿皮甲也不成问题。>
而如果距离近一些,便是破重铠也是不成问题的。>
一时间,一众大臣心思各异,场面一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国运 最新章节第九十六章 还未开始 就已结束,网址:https://www.xsdd.net/380/3806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