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大儒蔡邕(1/2)

作品:《指点三国

时间到了隆冬,关中地区迎来了第一场大雪。大雪漫漫扬扬下了一天一夜,天地间一片白茫茫,晃的人睁不眼。地上的积雪都到了小腿,一脚踩下去一个深深的坑。

清早百姓们戴着手套,走出屋外清扫着自家门前的积雪。

丞相府餐厅内温暖如春,李杰与董卓吃着包子、鸡蛋喝着粥正在聊天。

父亲,这两日朝中大臣都来请我过府赴宴,我该不该去呢?

去吧!想起我初去洛阳时,哪有你这么受人欢迎!对了都有谁叫你赴宴?

有蔡邕、杨彪、还有黄甫嵩、士孙瑞等人。

去蔡邕那吧!为父一手提携了他,他不会对你不利的。董卓沉思后道。

是,父亲。

中午高阳乡侯左中郎将蔡邕府内,蔡邕正在与李杰饮酒,旁边还有恢复女儿身的蔡姬。

身材高大,面目慈善的蔡邕放下酒杯道:贤侄今日肯赏观来此,使寒舍顿时生辉啊!

伯父客气了,我与姬相识半年如兄弟一般,伯父相邀我怎敢不来。看着儒雅的蔡邕李杰道。

旁边端庄、清秀靓丽的蔡姬给父亲和李杰又倒上了酒。

蔡邕看着旁边热浪滚滚的火炉,舒服的往后靠在椅背上道:我约贤侄实是因为贤侄的经天纬地之才,和令尊和姬没有丝毫关系。我老了怕冷,怕累。贤侄的火炉、桌椅让我晚年好过了许多;我一生只想造福苍生,但直至晚年也没有一点作为。贤侄却做到了,这让老夫实在是汗颜啊!

伯父我这只是些小道,登不了大雅之堂不足为提的。李杰谦逊的道。

贤侄太谦虚了,别的不说就说这桌饭跟贤侄的涮羊肉一比我都不好意思请贤侄来。蔡邕笑着道。

李杰和蔡姬闻言也是一笑。

父亲、大人究天人,岂能以常理相待。

姬说得对,倒是老夫唐突了。

三人有说有笑相谈甚欢,李杰对这位一代大儒也是颇为敬服。

蔡邕浑身散发着书卷的气息,李杰与之相谈颇有如沐春的感觉。

三人吃过饭,李杰提出了想看看蔡邕的藏书。蔡邕很高兴地答应了。

从前院客厅去往后院,路经一个小花园。园中种着一片梅林,红色的花骨朵在雪中含苞欲放,煞是好看。

在这皑皑白雪的季节,猛然见着这片梅林,令李杰心花怒放不禁道:真美啊!

这是姬最喜爱的树。蔡邕在一旁解释道。

哦,李杰闻言看向蔡姬。心里想这个有名的才女她的命运不也正像这梅花一样吗!

在李杰的注目下,一朵红云浮现在了蔡姬脸上。李杰这才觉得有些失礼忙又看向梅花嘴里随口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李杰不经意的吟咏,让蔡邕和蔡姬心中一震,二人跟着吟了一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吟罢二人一起道:好诗。

李杰心里一笑嘴上道:我一时触景生情让两位见笑了。

无妨,贤侄客气了。蔡邕道。

三人走过梅林,到了蔡邕的书房。

书房很大,里面的藏书很多。可说是从古至今各方面的书籍都有。

李杰随手拿起一本翻看起来,过会放下又拿起一本。

二人看李杰看的入神,也不打挠。蔡姬在书桌旁坐下,提笔在纸上写下了李杰刚才吟过的诗句。

蔡邕坐于旁,从旁边的火炉上取下水壶给三人沏上了茶水。

李杰看了很久才坐下道:伯父的藏书包罗万象让我大开眼界啊!

皇宫里的藏书更多,可惜从洛阳来安丢失不少。蔡邕摇头叹气道。

大人听说你向丞相谏言才使洛阳免于大火可有此事?蔡姬听父亲说起洛阳于是问道。

那天我父是说过要火烧洛阳,不过那是一时的气话,过后就不再提了。

李杰差开这个话题,与二人谈起别的道:我听说伯父著有一本书名叫《青衣赋》可是真?

确有此书,我刚写完不久贤侄是如何得知?

我也是偶然得知,伯父如不方便不看也罢。

哪里,哪里,贤侄愿看我求之不得。说完从身后拿出一卷书,封面上写着《青衣赋》,递与李杰。

李杰平时就很爱看书,至从来三国后就再没有看过。有时晚上睡不着,想起以前拿着手机看的情景,心中颇为怀念。从历史书上知道蔡邕写过一本描写宫女、艳妇的爱情。于是就想借回去晚上看看,这才有此一问。

把《青衣赋》拿在手李杰有了告辞回去的念头便道:伯父我可以拿回去看看吗?

可以,当然可以。蔡邕爽快的道。

大人,刚才听你吟了句诗,姬颇有意犹未尽之意,不知大人可不可以再给姬作首诗呢?

我这女儿自小就喜爱诗,贤侄勿怪。蔡邕解释道。

作诗吗?我哪会呀!李杰心里想道。看着蔡邕父女二人那期待的目光。

转念一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指点三国 最新章节第十八章大儒蔡邕,网址:https://www.xsdd.net/384/38460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