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2/3)

作品:《糜汉



申仪看向这人,发现这人并不是他的族人。

这人名赵勤,字公勉,乃关中人士。

当初因为关中连绵战乱,有不少关中民众穿越子午谷来到汉中郡中。

而因为西城就在子午谷旁,所以有许多民众逃难到西城中。

对于这些天降福利,申仪当然全都笑纳了。

而在那众多民众中,亦是存在着不少文学之士的,这赵勤当初便是其中的一员。

后来申仪为了继续掌握西城,便吸纳了不少来自关中的文学之士成为他的属吏,赵勤便是在那时进入了申仪的县府之中。

在申仪的印象之中,赵勤这人自加入他的县府之中后,就人如其名勤勉用事,除此之外并无突出之处。

没想到如今竟然是他第一个出来进言。

听完赵勉的进言之后,申仪脸上马上流露出期待之色,申仪示意赵勤继续说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申仪的示意之下,赵勤继续开口言道:「糜旸师承名门,且在成都城中长大,所以他定然深知出师须有名的道理。」

「糜旸能够出其不意逆流而上,这就证明上庸长或许已经遭遇不测。」

「今虽然他是以府君之尊而出兵,但是上庸长乃是列侯,身份不同于一般的县长。糜旸要想堵住悠悠之口,一定会向大王上书解释。」

「糜旸大军已经颇为棘手,若是大王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听信糜旸所言再派出援军支援糜旸,那西城危矣。况西城之侧还有镇远将军乎?」

「而相比于上庸,西城距离成都更近,离汉中亦更近。

故而勤建议县君,应立即手书上奏大王,言明糜旸擅自杀害员乡侯之罪行。

这样纵使大王在收到糜旸的上书之后,因为大王远在成都,并不了解本郡真实形势,所以犹疑之下不会发援军。」

「在向大王上书之后,县君可以西城长的名义,向汉中郡的镇远将军及附近的郡县发出控诉糜旸暴行的文书。

这样便可扰乱周围郡县的想法,令他们无法第一时间配合糜旸,对西城展开合围之势。」

在听完赵勉的建言之后,申仪的脸上流露一丝喜色。

虽然赵勉的办法无法治本,但总归能为他争取一些喘息的时间。

而只要能为自己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只要短时间内西城不陷落,那申仪就可以派信使前去联络汉水下游的曹仁。

只要曹仁能出兵救援他,那么事情就还有转机。

得到了良策的申仪,当即按照赵勤所说的去做。

很快的几封文书就由他亲自写好,然后派遣亲信发往

各地。

最后申仪召来一队族兵,将他那封写给曹仁的亲笔信交到他们手中,申仪叮嘱这队族兵,一定要尽快将这封信送到宛城的曹仁手中。

这是目前申仪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西城通往南阳的汉水,虽然已经被张嶷率军封锁。

但是汉兴郡中河流纵横且山林密布,西城通往南阳的,供少数人行走的隐秘道路不止汉水一条。

在申仪的沉重嘱咐之下,那队申氏族兵在取过申仪的亲笔信笺之后,就急忙跑出了县府。

看着那队申氏族兵离去的背影,申仪的心中稍微安定下来。

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守好西城,静待曹仁援军的到来。

...

就在张嶷封锁汉水后的第二日清晨,一支数千人的水军船队开始出现在西城外的汉水之上。

是糜旸率军赶到了。

在拿下上庸城的第二日清晨,糜旸就留下两千兵马给孟达,让他留守上庸。

而他自己则亲自率领着剩余的五千大军,朝着西城快速进发。

上庸城初定,人心还不稳,留两千大军给孟达,是防止上庸城中出现变故。

在一日一夜的行军之下,他终于领着大军来到了西城之外。

在得到糜旸到来的消息之后,张嶷便留下一千大军给吕乂,而后他自己亲率着两千大军赶来与糜旸汇合。

汉水上的各处水寨,都被申仪建立在各处险要之处。

所以哪怕是曹仁率大军勐攻,那么留给吕乂的一千大军亦足够坚守水寨一段时间。

在那段时间当中,西城外的糜旸可分派援军救援。

掌握了汉水的制水权,在行军速度这一点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张嶷率领两千大军与糜旸汇合后,这时西城之外的糜旸大军,总兵力达到八千之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二百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网址:https://www.xsdd.net/385/385756/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