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2/3)

作品:《糜汉

他不一会儿就将他的布置安排完毕。

当关羽下达完所有命令之后,在场的所有诸将纷纷起身,而后领命而退,赶忙去做出兵前的准备了。

在诸将纷纷离去之后,帐中只留下关羽与马良二人。

马良在之前刘备称帝后的封赏中,被刘备任命为荆州刺史。

因为并无军职在身,加上荆州有关羽这个大将军在,所以马良平日里并不参与具体领兵,更多的是负责为关羽筹措粮草及谋划军机。

在大帐中关羽看向马良言道:「接下来就要辛苦季常了。」

听着关羽的话,马良谦逊的对着关羽一拜道:「为大将军筹措粮草,是良的职责所在,何谈辛苦?」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况且现在荆州的秋收刚刚结束,许多收获的稻米还未入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疑马良身上的担子非常重,这便是关羽对马良说这番话的原因。

在世人眼中,关羽的性格轻士大夫而重士卒。

但关羽轻视的士大夫,只是那些他觉得沽名钓誉的士大夫,对于名实相副的士大夫,关羽亦是礼敬的。

正如赵累、王甫这些历史上愿为关羽而死的士大夫,若是关羽往日中不重视他们,他们会用生命回报关羽吗?

在关羽眼中,正如刘备对他曾经所说,马谡名过其实,不堪大用,但是马良可谓是名实相副,是值得他重视的一名士大夫。

在回答关羽之后,马良用关心的神色看向关羽,他用提醒的语气对关羽言道:

「近来良观大将军精神似乎有所不济,还望大将军在处理军事时,勿要劳累度过。」

关羽的头疼,可能一般人还不知道,但作为目前荆州的二把手马良当然是知道的。

甚至有几次,关羽在与他议事的时候,就在他面前捂头过。

只是面对马良的关心,关羽却笑着言道:「季常忘吾刮骨疗伤之事乎?」

听到关羽提起此事,马良脸上流露出敬佩的神色。

关羽曾为贼军的流失所中,流失贯穿他的左臂。

后面虽然表面创伤痊愈,但因为当时关羽未好好修养,所以每当阴雨天气时,关羽左臂中的骨头时常感到疼痛。

医官在检查后对关羽言道:「失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在听完医官的话后,关羽便伸臂令医官噼之。

当时关羽正好在宴请诸将,在医官的噼砍之下,关羽左臂血流如注,盈于盘器。

但关羽却好像丝毫不觉得惧怕一般,一边吃肉一边饮酒,言笑自若。

当时马良亦是在场的,那一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那一幕,让马良心中对关羽浮现起巨大的佩服之情。

关羽在对马良提起此事后,他便对着马良言道:

「我本庸虚,蒙主成造。往闻曹仁覆灭,便即欲攻伐樊城,为荆州打开北上通道。

遭值秋收之际,令我愿不得所偿。今秋收已毕,中原蒙尘,我受君恩,岂敢爱命!

我为勋戚,任重方岳,若不能摧锋万里,诛逆贼复旧都,虽无上尊荣加身,何足贵也。

既为汉大将军,虽未有天子明旨,然时不我待。

我一生征战,受创颇多,些许不适,何敢惜身?

我行计决矣,无复有疑。」

关羽旧事重提,并不是为了夸耀自己。

关羽对马良提及此事,意思是想告诉马良,他征战数十年,身上受到的创伤不可胜数。

当初的手臂疼,与如今的头疼在关羽看来并无二别,都无法阻止他为国效力的心。

听到关羽这么说,马良虽然还是有些担忧,但他最后还是不再言语。

正如关羽所说,若他是惜身的人,还是当初那个威震华夏的关云长吗?

在提醒关羽之后,马良便慢慢退出主帐,前去安排一切去了。

看着马良离去的背影,关羽眼神中有着一些深思。

...

樊城设县的历史很长久,在荆州大地已经存在数百年。

而樊城的地理位置很是特殊,在当年曹操取下樊城之时,置襄阳郡让樊城隶属之。

但尽管襄阳与樊城,当初在曹操设定的政治区域中,是属于一个郡的。

但是樊城与襄阳之间,由一条广袤的汉水相隔开。

因为樊城与襄阳距离颇近,所以还未等关羽的大军开始度过汉水之时,领兵驻守樊城的曹魏大将曹休就已经探得这个消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网址:https://www.xsdd.net/385/385756/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