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围杀魏军 车骑未退(2/3)

作品:《糜汉

提出那个建言。

可很明显,邓艾有着自己的想法。

“二位将军有所不知。

艾自来到宛城以来,曾多观司马老贼用兵。

数月以来,我军多番猛攻宛城,却皆被贼军击退,这除去宛城乃坚城之外,还因为司马老贼是善守之将。

凡善守之将,性格必沉稳。

以司马老贼的沉稳,他不会贸然对我军发动袭击。

今日前来袭击我军的贼军,非多非精,岂不异也?

据我所料,今日贼军之袭击,乃是司马老贼示弱之举。

我军不宜掉以轻心。”

邓艾耐心地为张苞与赵统,解释了一番他的看法。

其实在一般的将校面前,邓艾的性格是颇为倨傲的。

这也没办法,邓艾在投效糜旸之时已然成年。

糜旸能改变邓艾的人生轨迹,却没办法扭转邓艾已经定型的性格。

只是出于对糜旸的敬重,一向倨傲的邓艾对糜旸重视的人,却也会尽量保持着谦逊。

张苞与赵统听完邓艾的话后,思索良久。

而在思索良久之后,张苞与赵统发现他们还是对邓艾的担忧不太理解。

这是因为在以往的作战中,这二人压根就没关注过司马懿是什么样的人。

况且每个人在谋略上的天赋不同,他们就算关注了,恐怕也很难有邓艾这般敏锐的判断。

不过见邓艾虽结巴,但还是一字一句地为自己解释,张苞与赵统倒也没继续再劝。

他们是糜旸的好友,应该相信糜旸的眼光。

数十里的距离,对于逃命的骑军来说,一日就可抵达。

就在当天夜晚,苦苦等候的司马懿就收到了消息。

不出预料的是,他派去追击汉军的兵马遭到了惨败。

惨败的消息不仅未让司马懿苦恼,反而还让他的脸上浮现喜色。

司马懿的奇怪表现,又让一旁的司马师疑惑起来。

之前司马懿在派出骑军追击汉军时,司马师就曾劝过司马懿:汉军有序后退,若不派精兵追之,难以奏效。

但司马师的这个建议,却是被司马懿无视了。

而当如今追击失败的消息传来后,司马懿却不恼反喜,这是为何?

司马师当即向司马懿问出了心中的困惑。

这次司马懿并未无视司马师。

心情大好的司马懿笑着对司马师言道:

“张飞围城数月,人困马乏,吾料他早有退兵之意。

可宛城近在眼前,若非有重要的事情,张飞也断难下定决心从宛城撤军。

既是有重要的事情,促使张飞撤军,那么张飞就一定心急着尽快回到荆州。

只是张飞并非无智之人,他知道突然撤军,有可能会让我军产生追击之心。

故而一开始,张飞要么会亲自率军断后,要么会派精兵断后。

从今日收到的战报来看,吾的这一点推测是没错的。

而吾方才也说了,汉军是有急事而撤退。

那么按照常理,在我军的第一次追击失败后,汉军就会掉以轻心,全力撤退。

这样的时机,才是吾真正想要的。”

听完司马懿的分析后,司马师恍然大悟。

父亲高明呀!

看着司马师眼神中崇拜的目光,司马懿并未太过在意。

对司马懿来说,当下更重要的事是召集大将,全力追击汉军。

想到此司马懿当即发出了召集诸将的将令。

从宛城退回荆州,正常情况下有一处地方是必经之地。

这处地方正是南就聚。

南就聚地势低洼,周围有山林掩护,还有河流流经,乃是一处天然的屯兵之地。

司马懿在率上万魏军疾驰了一段时间后,在短暂的歇息时间内,又掏出身上的地图认真看了看。

由于汉军早出发,加上当下司马懿率领的大多乃是步军,所以要想短时间内追击上汉军是不可能的。

故而司马懿的设想是,尽快赶到南就聚,将它当做己方兵士的扎营之所。

等立好根据地后,再根据实际情形采取下一步的进攻行动。

看着地图上的标志,司马懿知道他已经离南就聚不远。

于是司马懿赶紧让人召来了牛金。

牛金原为曹仁部将,在曹仁战死后因生性骁勇深得司马懿喜爱。

在牛金到来后,司马懿指着地图上的南就聚对牛金言道:

“吾欲命你率军三千,先我军大部抵达南就聚安营扎寨。

不知你可敢接下这任命。”

面对司马懿的询问,身形粗壮的牛金立刻瓮声瓮气地言道:

“有何不敢!”

张飞都快撤到育阳了,他又有何不敢呢?

牛金的豪气发言让司马懿心中喜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六百四十九章 围杀魏军 车骑未退,网址:https://www.xsdd.net/385/385756/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