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狠人(1)(2/3)
作品:《玉生郎》个少爷出身,哪家老爷包的也不知道!”
于是兄弟们在饭桌上给玉生没脸的时候,他总是加一句:“外面的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玉生只当没听见,默不作声。
赵老妈子听了,敷衍出去,便是另一番说辞,更活灵活现:“玉生那个小俊官儿,你可不知道,被女人包的呢,住在外面东柳西街呢。玉生的腿给她男人打断的呢。所以说嘛,脸俊俏的男人,没一个好货!”
口上积德对这些每日操劳的劳碌命是个稀罕事物,能找一个人发泄怨气,大家的生活似乎就变得好过一些。谁叫玉生像个晶莹剔透的易碎品,谁都想碎一碎。
这话又传到许太太耳里,许太太毕竟是个读过书的,也似乎听许先生讲过一番来龙去脉,当下冷了脸,斥道:“别瞎说!嘴上干净些!”
这话让许予安听见了,起了疑心,便在廊下闲逛时装作不经意地随口一问:“玉生怎么啦?”
长工们立刻七嘴八舌地告状,其中小乙讲的最为低俗不堪。
许予安心头火起。
他问玉生:“你的腿是怎么断的?”
彼时在前厅老位置,许予欢正坐在玉生边上写大字,他敏锐地感觉到气氛变化,好奇地抬起头来看着哥哥,却被他哥哥一嘴斥去:“写你的字!”
玉生也持着笔在抄书,他的手很稳,没有抬头,连眼睛也没有离开册子:“在自来水厂做工的时候,失事压折了。”
许予安说,我信的。
他一千一百个信玉生。这不只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玉生的德行,是真真切切由林默淳林老爷子金口玉言开了光的。林默淳是林归滢的祖父,是林家闭门不出的林老太爷。林老太爷的清高,名闻街坊,从大井巷巷头到巷尾,谁不知道林老太爷眼高于顶,是旧牌坊的压门石。
林默淳之所以称赞他,也自这番抄书的故事来。
许予安在班里四处询问,有没有谁需要抄书的。虽然他拍着胸脯说质量担保过关,却也乏人问津。
只有陈家兄弟嬉皮笑脸的:“给抄账本不抄啊?我哥俩每天被老爹压着抄账本,麻烦死。”
许予安不及细想:“自是可以。”
陈家兄弟俩手一挥,很给面子地说:“我哥俩准了,就看我家老子准不准了。”
他家老子肯定不准,他们俩这个许诺等于一句笑话。许予安脸有愠色。
弟弟陈振玄哈哈大笑,哥哥陈振坤还老实一点,解释说:“安哥儿,不是我哥俩拆台,现代印刷术都普及了,谁还用得着抄书匠啊?”
许予安说:“有什么怕坏掉的古书,可以拿出来多一份摹本,岂不是保险?”
陈振玄摆摆手,意思是叫他别开玩笑了:“许公子,许少爷,你家实在书香门第,家里还有古书的?”
最后是林归滢想起了林老爷子的一堆古籍,大多是孤本,老爷子宝贝的紧,闲来无事就抄书,生怕一着不慎毁于虫蛀,让先贤智慧不得万古流芳,罪孽可就深重。
许予安大喜过望,和林归滢一番砍价。林归滢原来并不是什么羞赧的少女,她说话笃笃定定,有一句说一句,砍起价来当仁不让,一点不念表兄妹之情。最后成交八角一本。
许予安回家即报告了这个喜讯,收到玉生大谢,通体舒泰。不了第二天林归滢道:“安哥儿,我家老爷子古板,怕交出书去弄脏弄丢,或是抄书人心浮气躁,唐突了古籍。”
她顿了一会,看许予安闷声不响,又道:“许家哥哥。”
她下了很大决心似的:“我给你偷一本出来,我且垫着钱。”
许予安吃了一惊:“这倒不必如此啊。”
只听她道:“我爷爷实在不知圆通,他年纪大了,写字甚慢,也不能久坐,一箱子孤本,不知要抄到何时去。我身为孙女,便代他做个决定,先斩后奏,又有何妨?”她语调甚平缓,一番话说来并不见激昂,但显出一种举重若轻的笃定。
果然又一天便偷了出来,拿油皮纸里三层外三层细细密密地裹了,才交给许予安,还细细叮嘱不得大力撕掉纸包,以免损坏。
许予安念其恩情——既然做了买卖,便是自家兄妹了——邀她中秋可来家里陪许太太。
他本是随口一说,不料林归滢两眼放光:“我许久未见晴姑妈,一直佩服她,我一定回家与我妈商量。”竟是当作一件大事提上了议程。
四天后,林归滢将原本完璧归赵,又献宝似的,拿了摹本给林老太爷瞧。林老太爷怒得把摹本掷在地上,林归滢心里怕虽怕,还是捡起来,一定要林老太爷瞧一眼。林老太爷不瞧则已,一瞧倒吃了一惊,将老花眼镜也带上了,转怒为喜,大点其头:“此人字甚端严,且不见凝滞之态,笔意有峻峭清气,以字观人,实是节士风度。”
又长篇大论说了一番,“抱元守一”“体露金风”云云,上引佛理,下述生平,讲的是做人持节之道。
又补充:“下一本抄毕,可请这位小友来家中一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玉生郎 最新章节第三章 狠人(1),网址:https://www.xsdd.net/385/385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