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章 剪辑风格(2/2)

作品:《平行世界的综艺生活

郭你熟悉对接工作,这方面就交给你了。

另外,按照我们一开始的打算,《人生一味》没有嘉宾,但针对那些烧烤摊老板和食客的沟通、采访,还有配音工作,我们需要找位专业人士。

各位,有什么推荐吗?”

说是推荐,王宽第一个看向了后期组的方向,他们那里接触到的播音主持最多,也最有发言权。

“我们这档节目需要的播音人员主要是后期录入和一定的采访工作。

我是这么想的,节目大致的剪辑风格以文案的几个标志性词语为主干,多剪切、碎片化的呈现镜头。”

说起自己擅长的,熊导演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比如,咱们的第一个选材无肉不欢,文案写到肉,我们就切几个有关肉的画面,猪肉、羊肉、牛肉,聊到具体的烧烤摊,镜头瞬间切过去,自然而然的聊起烧烤摊摊主的事儿,和他的拿手招牌,等到食材本身的镜头转过去了,再来回在食客们大快朵颐和摊主忙着烧烤的画面里切换,形成镜头上的交互,最后是食客们饱餐一顿离开,空留桌椅板凳和忙碌过后歇歇气的摊主们……”

嗯,照熊导演的意思,他会保持景别的连续变化,从而表现画面空间性上的完整和连贯,充分调动观众声临其境的视觉感受。

另外,他想在每个单元的开始、中间、末尾,各插入一个景物镜头(也就是空景,没有人物、食材,单独的景物),如此做会有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的作用。

同时具备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艺术效果很满足人生一味的立意,在镜头的时空转换中调节影片节奏。

说的简单一点,熊导演对该节目初定的剪辑风格就是以旁白的相似性进行转场。

也就是借助旁白内相似的镜头元素进行联接。

例如《未麻的部屋》中,人被杀害后,传来警车的鸣叫声,下一个镜头就是一个小孩驾驶着玩具警车从画面驶过,场景由此过渡到小丽和雪子的演唱会。

《千年女优》中,前一个镜头是在开往满洲的轮船上,千代子与岛尾咏子在对话,下一个镜头是已经在满洲的她们在戏中针对同一话题的对话,这两个场景的衔接就是依靠声音,使得节奏紧凑,还过滤掉了众多不必表现的情节。

镜头语言都是相通的,《人生一味》每一个单元按照经视频道的需求要控制在45分钟左右——45分钟加上广告,一个小时也就过去了。

而这45分钟里还得根据选题录入3、4个烧烤摊的素材,肯定需要很简洁的切换,才不至于节奏拖拉。

“文案写得很好,很有画面感,几乎是看到这些文字,我就想到怎么剪了。”熊导演夸道。

“你要夸的人没来。是成凤写的。”

成凤,陶成凤,她基于节目策划方向的文字精炼,其功底就连孔丽静也佩服,不然文案也不会选她主笔了。

“夸的话就免了。只是配音和一点采访工作,不需要上镜,只出现声音,能干好这件事的台里一大把。”

确实。

“节目体量小,从电台那边找吧。”

“声音方面,能模仿《动物世界》的旁白,稍微别那么厚重,带点俏皮。选个年轻点的吧,电台那边那么多播音助理,他们的工作密度又不强,挑个声音条件好的。”

“这样的话,我倒是有个人选。”后期组的一位推荐道:“他在广播电台旅游频道担任傅老师的助理之一,人很不错。”

“小赵,你跟他很熟吗。”

熊导演打趣。

“我俩一个学校的,虽不同系,但也交流过几次,嘿嘿。”

他这点拉一把校友的小心思,没人在乎。

毕竟《人生一味》只露声音不露脸,要是露脸的话,为了出镜率,说不定还有些人争争,可连王总监都说找个助理新人了,剩下的人就更不在乎了。

说到底,还是节目的规格太低,有资历的都看不上。

播音主持跟策划、导演等幕后工作者不同,他们很看观众眼缘,上位除了资历就是观众喜不喜欢你这个人了。

保持出镜率,就是夺得观众欢心的最佳办法,还得是出镜形象好,烂节目只会损害一个主持人的口碑。

“把他叫来试试吧。丽静,你把节目文案的那些旁白台词,挑几段情绪起伏大的,拿去面试。”王总监发话了。

“好了,大家都忙好自己的份内事,有什么问题提前沟通,就这样吧,散会。”
本章已完成! 平行世界的综艺生活 最新章节017章 剪辑风格,网址:https://www.xsdd.net/393/3932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