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灼日计划 下(1/2)

作品:《异时空之大中华

第二百三十五章

9月8日从沈阳出发的115架轰-5当中,7架未能起飞,还有几架中途掉队,95架到达神户投下00吨炸弹,只有4架被日军战斗机或高炮击落□海彬亲自驾驶第一架飞机,他发现日军战斗机的作战技巧大大逊色于德国同行,没有多少对付轰第一次出击一下子冲过了头,等兜一圈再回来的时候,又赶不上轰5的万5千英尺高空基本追不上中国飞机。

9月6日刘海彬再次出动轰炸神户,7架飞机投弹,自身毫无损失,但也没有对目标造成什么伤害≌军飞机只有两种方式能够对轰-5构成威胁:一是凭借飞行员的个人勇敢去撞击中**队飞机,二是主动攻击四川的空军基地。还在刘海彬上任之前,8月0日中**队轰炸日本yaada钢铁厂,日军飞机第一次撞击轰第次袭击神户以后两天)日军轰炸沈阳机场⌒**队战斗机对机场的保护只在白天有效,夜间战斗能力不足♀一点后来很快得到加强。

对日本人的能力心中有数之后,刘海彬把随后一个多月的时间花在严格训练上。第舰队扫荡台湾菲律宾日军航空力量,刘海彬的104架轰-5轰炸台湾的日军基地和飞机制造厂,取得很大成功。10月底到11月中,刘海彬数次大规模出击日本冈山县(kayaa)和九州大村(ura)的飞机制造厂,另外还在11月

5日轰炸日本沿海港口,1月初轰炸东京≮东京行动中,日军战斗机飞行员三次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飞机撞击轰5安全飞回了基地≡上是刘海彬在中国期间所进行的主要轰炸作战,总体来说,对日本本土的轰炸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除了远程导航困难以外,日本列岛上空经常覆盖很厚的云层,而且轰-5所飞行的高度,是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的平流层,强劲的高空气流和云层一起,使得精确瞄准轰炸根本不可能。

刘海彬最有意义的一次作战行动,是1月18日用燃烧弹轰炸长崎♀次作战由14航空队陈培德提出要求,使用燃烧弹也是陈培德建议的,目的是炸毁日军在长崎的补给中心,毁掉那里囤积的作战物资。

刘海彬最初不愿意参与,不仅因为他认为这属於战役战术性质的地面支援作战,不符合轰-5战略轰炸的任务宗旨,而且他觉得这个任务陈培德自己的空军就可以做到。不过后来魏德迈也来催促,凌一飞本人点了头,刘海彬出动94架轰-5,装上燃烧弹,袭击了长崎,头三个编队投弹之后,地面大火升腾起的烟雾遮蔽了目标,结果后来许多燃烧弹误投进居民区,当地的日本居民付出了惨重代价,不过从轰炸的有效性看,长崎行动是军事上的成功,将日军的大批军用物资完全付之一炬∠真的说,燃烧弹攻击并非这次刘海彬或是陈培德的首创,在中**队的假想

~~~~~~~~~~~~~~~~~~~~~~~~~~~~~~~~~~~~~~~~~~~~~~~~~~~~~~~~~~~~~~~~~~~~~~~~~~~~~~~~~~~~~~~~~~~~~~~~~~~~~~~~~~~~~~~~~~~~~~~~~~~~~~~~~~~~~~~~~~~~~~~~~~~~~~~~~~~~~~~~~~~~~~~~~~~~~~~~~~~~~~~~~~~~~~~~~~~~~~~~~~~~~~~~~~~~~~~~~~~~~~~~~~~~~~~~~~~~~~~~~~~~~~~~~~~~~~~~~~~~~~~~~~~~~~~~~~~~~~~~~~~~~~~~~~~~~~~~~~~~~~~

194年11月,随着中国海空军占领冲绳,并把那里的机场跑道扩建得可以起降轰-5轰炸机,凌一飞终於拥有了后勤毕可靠,又可以打击日本列岛的基地。从这里起飞轰炸日本,可以依赖中国海军源源不断地跨越太平洋输送燃料和弹药,比从四川出发的基地作战效率高得多。

刘海彬本人则另有大用:凌一飞把他调到太平洋接手指挥第1轰炸机司令部,主持轰炸日本的全盘作战。来第0轰炸机司令部接替刘海彬的,这个司令部从凌一飞亲领的第0航空队,划归东南亚战区指挥,作战目标仅限於东南亚♀里的战事,对中国陆军航空队那些满脑子战略轰炸的高级将领来讲,已经不重要了。

刘海彬在印度和中国指挥第0航空队的半年,有重大战果的轰炸行动很少,其意义是练兵,演练轰-5的战术,改进并完善飞机性能,还有长崎的火攻启发了日后李梅革新作战思想≈在,刘海彬可以从太平洋上的基地出发,大干一番了。

194年11月4日,联队长唐攀领111架轰5因故障中途返航,6架因各种原因无法投弹,1架在合迫降,1架被日本飞机撞毁。但是战果非场。7日再袭东京又无战果≌军从硫磺岛起飞反过来两次袭击美军轰5,重伤6架,轻伤架。

此后中**队引起重视,一举摧毁了硫磺岛上的日本航空战斗力≮195年刘海彬到任之前,多次出击中,只有两次比较成功:一次是1月1日71架轰-5空袭名古屋的三菱飞机制造厂,损失4架受伤1架,另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异时空之大中华 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五章 灼日计划 下,网址:https://www.xsdd.net/43/43227/254.html